2007年自己寫的一篇舊文。
但這個議題最近又有被拿出來吵,關於陳金鋒的價值。陳金鋒沒有幫我們成為第一個站穩大聯盟的強打者。他在大聯盟打擊率的打擊率不高,也沒有打過全壘打。你問我是陳金鋒不夠好嗎?我會說,是我們太貪心。我們總是希望有人可以幫我們奮鬥,讓世界看得起我們,因此我們叫他們 "台灣之光" 。我想首先,我們必須要先看得起自己。
總而言之,文章在下面開始。時間點是在2007年的中職總冠軍熊獅戰。
因為是從bbs上貼過來,我有努力排版但似乎還是有些問題。
-----
Fri Oct 26 10:25:53 2007
雖然說總冠軍賽添點火藥味是增加人氣,說實在獅隊球員球迷希望金鋒都打不到球也是無可厚非,
畢竟這就是比賽,比賽不這樣就不有趣了。
只是這次又在某推文看到「美國混不下去才回來的陳金鋒。」一辭。
這話實在讓人難以忍受。
當然這句話不是現在才出現,也不是獅迷才說這種話,我想總是會有人把自己的期望強加於正在努力的人身上,然後因為那些人沒有達成期望(即使他們並沒有義務要完成我們的期望)而感到失望憤怒,這是常有而且一直在發生的事情。
陳金鋒當年並不是因為沒有美職、日職球隊要所以才回台灣,而當年甚至他一直覺得對台灣的職棒環境,包括簽賭案等等的風波有所疑慮,一直在作長考,不知道該不該回台灣。但他終究是回來了。在這個國內職棒陷入一片低迷的狀況下,是他重新帶動,讓很多不願意再看台灣的職棒的人重新把眼光放回台灣。
或許很多人希望他一直留在美國,或許有很多人對他回台灣的成績「不甚滿意」,認為在美國有搞頭就是應該在台灣可以像大人打小孩一般大殺四方。在他回到台灣的第一年,我看到很多人的討論,覺得 "心目中的神墜入人間"。我們自己對台灣的棒球沒信心,認為有實力就應該去日本去美國,在台灣打擊率沒四成、全壘打沒破30就是在國外混不下去。我只能說你羞辱了陳金鋒,也羞辱了那些認真跟陳金鋒對決的台灣投手。
不過沒關係,因為陳金鋒並不在乎這些。即使台灣好像還有人簽賭,即使這個環境被韓國人說是半職業聯盟,即使待在這個聯盟好像,似乎,可能會被人瞧不起。但在日職有人要他的時候,他回絕了。或許是因為他跟大師兄,跟洪總,跟劉老闆有不可告人的一段情,但也或許是因為他覺得在日本打球沒有比台灣打來的好。
請記住,從一開始是中職需要陳金鋒,而不是陳金鋒需要中職。當我們都瞧不起中職的時候,是陳金鋒給我們信心。
當然這些話總有一天會被推翻,因為陳金鋒會老,球技會退步,總有一天會到了他沒辦法再出國,沒辦法離開中職,即使在中職也不再是最頂尖打者的時候。但請記住,之所以會變成這樣,是因為陳金鋒把他一生最後的高潮給了我們。
有一天,幾十年後,等我們都老了,或許有一個台灣的年輕小夥子,擁有百年難得一見的天才,在大聯盟站穩,打了幾百支全壘打,成為舉世聞名的大聯盟明星球員。但當那個時候我的小孩,小孩的小孩,問我我心目中誰才是台灣最好的打者,我應該還是會說,「是陳金鋒」。
很多人瞧不起台灣的職棒,很多人瞧不起台灣,也很多人瞧不起棒球。
但是陳金鋒告訴我們,不是這樣的。
我們有台灣,我們有棒球,我們有陳金鋒。